8 月 12 日,《河南陶瓷》编辑部探访魁汝汝瓷,与马聚魁大师面对面,听他讲述深耕河南陶瓷领域的研究历程与丰硕成果。
在咱河南陶瓷上,我研究了三个重点项目。第一件事是恢复,并且都研究成功了 ——宝丰县紫砂陶的生产工艺,这填补了河南省没有紫砂陶生产的历史,结束了紫砂陶生产唯一、独有的历史。1984 年,宝丰紫砂陶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之后我进入了汝瓷的研究状态,研究成功后,引起了河南省文物专家,包括安金槐、赵青云大师的高度重视。后来他们见了我的作品后说,你得赶紧申请鉴定。于是在 1999 年 12 月,在郑州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之后,到 2001 年,我在汝官窑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研究汝瓷与紫砂陶的同时,我开始关注柴窑。研究需从窑炉、窑具、实物标本、当地的原料入手,还要考虑具体的区域。也就是说,研究中国的陶瓷,不能说在欧洲研究,对吧?首先,柴窑是五代的,研究有区域划分,得找到它的分布范围,确定它在哪里。另外,研究对象要符合当地的原材料;还有燃料问题,特别是宋代,不像现在可以空投、用高铁运输,当时肯定是就地取材。找到这些线索之后,还要找到相应的实物标本。
从紫砂陶到汝瓷,再到柴窑研究,马聚魁大师以扎实探索为河南陶瓷续写新篇章,其成果与坚持为业界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