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库中国网)越窑青瓷瓜棱执壶,唐代酒具,1974年浙江省宁波市出土,高22.6厘米,口径10.2厘米,喇叭形口,长颈,短流,腹部作瓜棱形。执壶是中晚唐时,越窑顺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作的器型。据唐人记载,它的名称应作“注子”。
汉晋以来,文人爱好作赋写诗称颂酒德,而尤以唐人为多,于是饮酒在当时成为一种“雅道”,酒具也成为一种雅器。而青瓷制作工艺的进步又为酒具称为雅器提供了条件,即酒注、酒杯的大量出现。开元前后的唐墓中已发现有盘口短颈,鼓腹,短流的酒注。流作六角形或圆筒形,与流相对的一侧附曲柄。注子的形体随着时代而变化,唐代晚期,器身变高,多做瓜棱形,流和柄也逐渐加长,显得轻盈雅致。在宁波出土的唐代越窑瓷器中,注子有五种造型,分为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腹部多为瓜棱形。
上一篇: 50年代“人民公社”题材瓷器作品
下一篇: 素三彩寿星捧桃瓷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