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持续推进 阔步前行--2011年钧瓷试验区建设工作综述

2012-02-23 09:47:04 | 浏览:13531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2011年,钧瓷文化试验区在“四个重在”精神指引下,坚持按照《禹州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以发掘和弘扬钧瓷文化为主线,全力实施钧瓷品牌塑造工程、神古镇开发工程、钧瓷产业提升工程、旅游资源整合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使试验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试验区的前列。

2011年,试验区坚持实施钧瓷品牌塑造工程,宣传弘扬钧瓷文化,大力提升钧瓷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钧瓷品牌价值实现快速攀升。

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大手笔举办了第七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这次钧瓷文化节初步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变,由“区域性文化活动”向“全国性文化盛会”转变,由“钧瓷界文化活动”向“陶瓷界文化盛会”转变。大型宣传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扩大了钧瓷的影响和名片效应,钧瓷蕴含的人文精神得到弘扬,厚重的文化含量得到提高,产品的档次随之得到升华。

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对外宣传弘扬钧瓷文化,大力提升钧瓷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与文化展评活动,组织钧瓷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轻工展、首届“大地奖”陶瓷创作大赛,18件作品获奖,其中荣获金奖5件;组织钧瓷企业参加了“2011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刘家钧窑钧瓷作品“道玄”在“2011首届中国高岭国际陶瓷艺术大赛”上获银奖,这也是中国陶手在此次大赛上获得的最高奖。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产生了轰动效应,引起各界关注。与央视合作录制了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禹州》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综合频道、中文国际等频道,对禹州市鸠山闵庄瓷窑发掘进行现场直播;与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合作,筹拍并播出两场《天下收藏》钧瓷专场节目;在《河南日报》、《许昌晨报》上开辟专栏,宣传报道试验区、钧瓷文化产业和名家名窑名品;制作了宣传钧瓷文化、神古镇的专题片《钧瓷的力量》;长篇电视连续剧《窑变》剧本由著名剧作家王宛平开始创作;精心设计制作了宣传钧瓷文化的系列灯箱广告,在我市星级宾馆及河南省广播电视塔显要位置悬挂;举办 “评选2011年度十大最具媒体影响力钧瓷作品活动”,全方位展示钧瓷文化的无穷魅力。

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参与各种重要政务、商务活动,精心打造国家级文化名片。晋家钧窑钧瓷作品“大运龙尊”被胡锦涛主席赠送给参加深圳大运会的各国总统及政要;神州钧窑钧瓷作品“千秋如意鼎”被选为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的国礼;孔家钧窑的“坤元鼎”被选定为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品牌战略的推进,大师效应的凸显,使得钧瓷的价值实现节节攀升。在7月份北京纳高春拍中,钧瓷大师刘富安作品“大红袍钧瓷·梅瓶”、“大红袍钧瓷·益寿瓶”,均以134万的价格成交,钧瓷文化的软实力已变成钧瓷高附加值的硬支撑!

2011年,试验区坚持实施神古镇开发工程,积极推进神古镇保护开发,通过恢复千年古镇的风貌,全面展示古镇的无穷魅力。

古镇开发的核心工程——“两街两园一河”进展顺利。目前,老街基础设施铺设已完工,老街标志性古建筑--伯灵翁庙和“义兴公”商号修缮工程已完工;投资3亿元的神镇政府与建业集团合作开发的重要项目--钧瓷文化街拆迁工作已完成70%;总投资6亿元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3企业入驻并开工建设;北部陶瓷产业园已有博禹陶瓷等4家陶瓷企业入驻;驺虞河景观水系项目河道清淤等工作已经完成。

按照旅游接待标准,不断提升“水、路、树”,神镇对外形象得到显著提高。重点实施了纸坊水库引水项目,从根源上努力解决全镇用水难问题;实施南环路及镇区周边荒山绿化工程,平禹六矿渣山网格绿化植被处理已完成,绿化覆盖率已达95%,治理初见成效;对凤翅山、金鸡山、大刘山实施飞播造林4000亩;对镇区解放路、东环路、南环路、南大路、开发区等路段绿化苗木进行了高标准养护,重点实施了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禹神快速通道绿化工程,精心打造绿色长廊,使景观道路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1年,试验区坚持实施钧瓷产业提升工程,提升重点钧瓷企业形象,提速钧瓷产业园建设,钧瓷文化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荣获了“首届CCTV《乡土盛典》最具活力传统文化产业”称号。

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全面提速。目前,计划投资15亿的钧陶瓷产业园已有2家陶瓷企业入驻,其中投资1亿元的富田瓷业已入驻投产,投资1.9亿元的日美瓷业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神北部陶瓷产业集聚区已有博禹陶瓷等4家陶瓷企业入驻;神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3家投资过千万的钧瓷企业入驻并开工建设。

大力提升十大重点钧瓷企业,迅速提升钧瓷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正积极推动知名的钧瓷文化企业--大宋官窑荣昌钧瓷坊运作上市,有序推进荣昌官窑瓷传承基地建设, “开窑仪式”已成为一个新的钧瓷文化旅游品牌;投资额都在千万以上的孔家钧窑、神州钧窑、坪山钧窑、晋家钧窑升级改造已完成;星航钧窑修建的钧瓷窑炉博物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神镇晋佩章钧瓷艺术馆和大龙山钧瓷文化村艺术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继续实施大师战略,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师。2011年,禹州市两名钧瓷大师荣获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称号,三名钧瓷大师荣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新增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6名。截止目前,我市共拥有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3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及省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98人。

钧瓷产业的迅猛发展,提升了对各类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截止2011年底,钧瓷企业已达185家,年新上钧瓷企业近30家。其中,总投资3.2亿元的华神钧窑由河南省凯帝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万迪钧窑、神工钧窑等也由“非瓷”企业家投资兴办。如今已呈现出煤炭资本、外地民间资本主动流向钧瓷业的良好态势,意味着市委、市政府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已见成效。

2011,试验区坚持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工程,挖掘地方特色,荣获了“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以钧瓷文化为主线,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促进了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了禹州的城市形象。

积极打造钧瓷文化核心旅游区,累计投资3亿元实施了神古镇旅游总体开发项目。目前,老街标志性古建筑——伯灵翁庙门、花戏楼和“义兴公”商号修缮工程已完工,并对外开放;沿街仿古改造工程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有序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已于 “五一”期间正式启用;总投资2.5亿元的驺虞河景观水系项目得到加速推进,河道清淤等工作已经完成;总投资1.2亿元,由过去马路市场 “蝶变”升级为“神古玩城”的二期工程已经展开,古玩市场形象得到规范提升,吸引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引起了业界人士的良好反响。通过持续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仿古改造、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工程,神古镇城镇形象得到有力提升,吸引了大批游客到神观光、旅游,全年共吸引73万人次外地游客到神观光旅游

古镇对外形象的提升,外地游客的显著增加,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其它文化景区的开发利用。2011年,投资1.2亿元的试验区标志性项目--钧官窑址博物馆建设完成并于钧瓷文化节期间正始开馆;总投资1.25亿元的大禹赛车场项目已建成完工,并于1012日举办了首场赛车特技表演活动;大鸿寨景区全年投资1500万元,分别完成了龙泉山庄内部装修、龙泉寺大雄宝殿主体和牌坊建设的内部装饰,实施了景区河道景观水系改造,结缘湖蓄水工程;逍遥观景区投资450余万元修建的三皇殿已基本完工;总投资5000万元的马文升书院、总投资3600万元的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均已开工建设;森林植物园、画圣吴道子故里、定王陵景区等工程建设也在有序进行

2011年,按照“重在持续”的要求,钧瓷文化得到弘扬,神古镇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钧瓷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禹州市文化试验区发展的巨大推力,得益于全市各单位和钧瓷界的鼎力支持。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国上下加强文化改革建设的关键之年。试验区坚持不懈不断提升钧瓷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对资本的吸引力、对产业的带动力,把钧瓷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进而促进并带动全市其他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签发:张俊海       审核:霍保宏       编辑:康凌闯

报: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文产办

     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许昌市发改委、文新局、

     旅游局负责同志

     禹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其他县级领导干部

发:市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共印100份) 

上一篇: 星航钧窑被授予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下一篇: 清丰县组团赴洛阳考察“三彩艺”生产项目